临洮县多种办法消化待清退苗木发表时间:2022-01-17 19:43 临洮县林草局干部向中国商报记者介绍,随着中央要求逐层逐级向地方传导,今年2月18日,临洮县依据省、市相应文件印发了《临洮县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实施方案》,并全面快速执行。实际上,在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知后,临洮县已着手清退占用耕地苗木5000多亩。根据临洮县自然资源局提供的动态数据,截至3月20日,全县18个乡镇今年已排摸“非粮化”基本农田13914.41亩,一般耕地5122亩,已清理379.83亩。3月25日,记者在临洮县洮阳镇一处苗木清理现场看到,农民正在将耕地内成片生长高达4米左右的油松砍伐。该苗圃经营者边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市场滞销,这些苗木已生长十多年,没有了商品苗价值,眼下只能出售给当地的生物质燃料厂。“小苗的时候市场需要大苗,等长大了,市场却需要小苗。”边先生自嘲地说,从清理苗木到恢复至耕地状态,每亩地需支付人工和机械使用费3000-5000元,而每亩苗木当燃料销售的价格不到2000元。边先生告诉记者,十多年来他先后租赁过80亩耕地种植苗木,近年行情不好,他采取逐年退出的方式,这次清理行动也让他彻底下决心清理掉最后的20亩,每亩地年租金1000元,加上管护成本,再不清理损失会更边先生雇佣农民清理苗圃甘肃神龟园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是临洮县起步最早、规模最大的苗木种植经营企业,现存2300亩百余种苗木待售,全部被列入清退范围。经营苗木20余年的企业负责人王守诚为了配合县上的工作,在去年已着手清退。“受全国几大苗木种植地的冲击,临洮苗木销路不畅,但我们公司每年支付土地租金100万元,还得养着400名管护工人,费用太大。”王守诚向记者介绍,2300亩苗木清理费就得1200万元,苗木能卖多少是多少,保守估计每亩损失1万元。好在掌握市场渠道,王守诚一边积极联系销售,一边腾地退出,尽量降低损失。实际上,由于苗木市场多年滞销,王守诚和陪同记者采访的县林草局干部对短期销售并不看好,结合在县林草局办理过苗木检疫证的外销苗木,两人粗略估算,年内全县外销苗木仅能占到存量的5%左右。市场滞销、种植面积大、清理成本高、期限紧促等多重因素导致大型苗木企业转型难,甚至有破产的可能。为了减少苗木企业和农户的损失,临洮县想了多种办法消化待清退苗木。一是县上拿出2800万元的政府扶贫资金,收购0.8-1.5米的可利用苗木200万株用于马衔山16个村为期两年的生态修复工程;二是结合春季造林,采购苗木用于园林绿化;三是引导企业和农户将质次苗木砍伐后交售到县上的生物质燃料厂。 |